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中國帶領世界 困難重重


 

中國工廠、零售及服務性行業復工,市場憧憬出現預期的「V型」經濟反彈。市傳中央將出台數以萬億人民幣計的振興經濟措施,而各地出現「報復式」消費,雙雙帶動經濟重拾正軌,但在外圍需求大降,加上外國意識到極度依賴中國製造業的惡果後計畫撤廠,令中國帶領全球復甦之路困難重重。

各國的抗疫之路繼續嚴竣,全球確診數字已逾七十二萬宗,意大利的情況繼續令人憂慮,美國的「災情」亦不容忽視。美國政府過去三個星期不斷推出救市方案,除了兩次緊急減息及「放水」外,並計畫直接向國人派錢以解燃眉之急。不過,之前的措施都未能為股市止血,美股於一個月內四次出現「熔斷」,震驚全球。到上週二,美股終於出現奇蹟式的大幅反彈,道指單日大升二千一百一十二點,相等於百分之十一。美股之所以能止跌回升,全靠聯儲局宣布其「瘋狂」的救市措施,將實施無限量寬鬆政策,令市場重拾信心。

只是幫助 無法修復

聯儲局公布一系列救市計畫,本週起每日購買七百五十億美元的國債和五百億美元的機構抵押貸款證券(MBS);每日和定期回購利率報價將重設為零。聯儲局更新設立了兩個流動性工具——「一級市場公司信貸便利」(PMCCF) 和「二級市場公司信貸機制」(SMCCF),兩種工具面向企業債,前者用於發行新債券和貸款,後者用於為未償還公司債券提供流動性。

除了「零利率+無限QE」,聯儲局更重啟○八年設立的「定期資產擔保證券貸款機制」(TALF),拓展了上週建立的兩項融資機制(MMLF和CPFF),並將市政債券納入其中,以促使信貸向市政當局流動,具體機制包括:擴大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的流動性融資機制(MMLF),以納入範圍更廣的證券,包括市政可變利率需求票據(VRDN)和銀行存款證明;擴展商業票據融資工具(CPFF),納入高質量、免稅的商業票據。

此外,美國兩黨就財政刺激法案達成初步協議,亦是令股市大幅反彈的原因之一。不過,透過無限QE去抗疫,市場仍抱質疑態度,擔心只是「治標不治本」。法盛投資管理(Natixis InVestment Managers)首席市場策略師Dave Lafferty表示,觀察貨幣和財政因應措施時,需要記住無論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均不會促進經濟增長,只能減輕經濟損失,政府能做到的只是「幫助」,但無法「修復」。他指出,將利率降至零,然後瘋狂印鈔票是容易的,困難的是要讓資金管道暢通——保持銀行及其客戶的流動性。

美國經濟受嚴重打擊已是無法逆轉的事,美國聖路易斯儲行行長James Bullard指,由於疫情導致多處實施大規模封鎖措施,預料美國第二季的失業率會升至百分之三十,超越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失業率,他又預計美國次季GDP可能萎縮百分之五十。

內地製造業將要再面對外資撤走的難題。

狂谷基建 調低增長

那邊廂最早爆發新冠肺炎(COVID-19)的中國,官方數據顯示疫情已經受控,而市傳政府將推出數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救市措施,不同之處是中國拒絕瘋狂印鈔票,而是沿用加大基建投資這類行之有效的政策。

《路透》引述消息報道,中國將出台數萬億元財政刺激措施,以重振經濟,因為預計內地經濟將在新型冠肺炎疫情下,出現四十年來的首次萎縮,而經濟增長目標可能會被下調。消息人士表示,增加的支出將以二萬八萬億人民幣地方政府特別債券作為支持,目的刺激基礎設施投資,而全國預算赤字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可能升至創紀錄水準。

政策消息人士稱,中國政府正將目標鎖定在基礎設施投資上,因失業人數上升可能放緩消費復甦,而隨著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而動盪,出口可能受到衝擊。消息指,地方政府將被允許發行更多的特種債券,與去年的二萬一千五百億元相比,今年可能達到二萬五至二萬八千億元的水平。政府亦會加快規畫中的關鍵基礎設施專案的建設,並啟動一些新的項目,包括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供應、5G網路和資料中心。增加支出可能會將今年的預算赤字∕GDP比率推高至百分之三點五的有紀錄以來最高水平,遠高於去年的百分之二點八。此外,人行可能進一步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以幫助刺激貸款,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彭博》亦報道,中國政府有意通過基建投資來更有效的刺激經濟,招商證券整理發改委旗下的全國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平台的數據發現,今年三月以來的基建項目申報進一步回升,三月前兩週申報的基建項目金額高達三萬五千億元,已超過同期房地產與製造業申報總和二萬三千億元,而且數字在未來將會有增無減。

報道引述參與內部政策討論的消息人士稱,鑒於疫情的長期影響,內地官方可能要下調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中國領導人正在考慮顧問們提出的建議,將經濟增長預測從去年十二月達成的百分之六,下調至百分之五,而去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百分之六點一,已創下近三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招商證券分析師尹睿哲表示,申報項目數量與金額的多寡可反映當時地方政府對基建投資的「熱情」高低,此外申報作為「起點」,年內就能看到實際的投資落實。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則指出,項目能否真正落實發揮實效,資金能否到位將是關鍵。

美國退出TPP後,CPTPP現已由日本掌權。

促銷活動 火速登場

除了政府大舉投資,其實中國的消費需求亦能成為經濟反彈的另一個主引擎,中國自一月開始爆發疫症,不少城市都曾封城,市民減少外出消費,而在疫情開始趨緩下,民眾重新外出,各地逐漸出現「報復性消費」。據官方監測,截至三月十九日,上海的購物中心已全部開門迎客,便利店、超市賣場網店復工率均在九成以上。

《中新社》報道,上海全國土特產食品商店醬菜櫃現在日均營業額已達三萬四千億元,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平均水平,虹口一些商場人頭湧湧,部分餐廳門口有長龍排隊。部分城市亦大搞促銷活動,希望追回失去的消費額,青島宣布從三月二十三日起,展開為期一百日的萬店促銷活動,針對購物、餐飲、體育健身、旅遊、住宿、房地產等十個板塊,通過舉辦網絡房展會、組織商家發放健身券、推出特價房、免費開放景區等舉措,吸引市民買買買;寧波亦召集了電商雲購、汽車產業、小家電、跨境電商等十大產業聯盟,匯集千家龍頭企業,優選萬種商品和服務,面向生產和生活消費市場推出讓利促銷活動。

商務部日前透露,將進一步研究促進汽車、家具、家電等重點商品消費的政策措施,並且加快推出一批全國示範商業步行街,抓緊安排商戶開業復市,重振街市繁榮。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表示,隨疫情形勢日益向好,實物消費被抑制和凍結的需求將重新釋放,文旅、體育、健康養生等領域消費也將出現一波高潮。預計全年大陸消費仍會穩中有進,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達四十五萬億元。

萬五億報復性消費

由於海外國家正值疫情的高峰期,內地人難以出境外遊,被壓抑的需求改為在境內消費,境內遊需求爆升,之前攜程推出三千份五星酒店預售套餐,半小時被搶光,而其「復興 V 計畫」推出僅兩週,酒店預售銷量增長二十倍。

企鵝智庫發布《全國線民消費影響調研報告》顯示,在疫情期減少外出的線民中,百分之六十五點九表示,疫情結束後將會外出就餐、旅遊。調查指出,在第一季被疫情抑制的消費需求,有望在第二季得到釋放,並帶動相關消費,但第三、四季消費增速又將較第二季逐步放緩,回歸到中國消費增長的長期趨勢水準上來。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指出,受疫情影響,保守估算一至二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減少超過一萬五千億元,旅遊、住宿、交通、文化娛樂等服務消費減少超過一萬億元。有些商品和服務消費如餐飲、交通出行等具有季節性,難以回補,但汽車、服裝、金銀珠寶、日用品類等商品消費以及一些旅遊休閒、文化娛樂等服務消費需求只是被暫時抑制或凍結,初步估算,被疫情抑制的消費需求約一萬五千億元,有望在疫情結束後逐步釋放,出現消費回補甚至報復性反彈。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積極邀請其他國家加入CPTPP陣營。

外需萎縮 二次衝擊

縱使中國在「官民合作」之下,經濟可望出現V型反彈,亦將是全球首個經濟復甦的國家,但由於外圍環境仍差,需求大減,製造業仍面對極大壓力,而首季經濟受到重創,亦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失。

《彭博》報道,由於中國一季度經濟數據可能不及預期,《彭博》三位經濟學家下調對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的預測,由百分之五點二下調至一點四。三者認為,中國今年前兩個月的經濟數據和他們之前預測的相差較多,估計第一季度GDP增速將出現兩成的按年下降,但考慮到三月中國復工復產情況,暫時將中國第一季度GDP預測調至按年跌百分之十一。

全球經濟衰退已成定局,外需萎縮亦會對中國帶來二次衝擊,中金預測,在美聯儲超常規寬鬆下,即便考慮到未來萬億財政刺激落地的影響,仍難抵消疫情對美國經濟的負面衝擊,預計一、二季度美經濟錄得深度負增長,全年實際GDP下降百分之四。至於中國,中金亦將今年GDP增速預測從百分之六點一下調至二點六,出口全年可能同比大幅下跌百分之十八,為拖累第二至四季度增長的最主要因素。

工廠搬離 製造業弱

另一個對中國經濟構成隱憂的,就是疫情改寫了製造業的形勢,內地製造業之前大舉停工,令全球供應鏈陷入斷裂的狀態,尤其以汽車製造業最為嚴峻,汽車重鎮湖北封省,令汽車零售供應受影響,從而影響到世界各地的汽車生產。有鑑於此,各國亦開始思量,是否應該繼續重度依賴中國的生產力。

日媒報道,日本正研究擴大「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試行新嘗試,試圖納入更多亞洲國家,包括如泰國、台灣、印尼及菲律賓。「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前身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在美國於一七年退出後,只剩十一個成員國,而日本「榮升」為話事人。《日經亞洲評論》報道,泰國是許多日本汽車製造商的重要生產中心,將是日本首個試圖納入的國家,而泰國預計最快於四月宣布加入 CPTPP 的意願。

台灣亦已表達有興趣加入,預計將依泰國的協商經驗,再做出正式決定。CPTPP 協商將於今年八月正式開始,屆時將在墨西哥舉行部長級會議。為了參與 CPTPP,台灣已做了不少準備工作,包括去年修正海關進口稅則部分稅則,調降涉及日本山藥、清酒等十五項農漁產品及加工食品關稅,以營造有利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氣氛。

日本進口的中間材中,超過兩成來自中國,比重遠高於其他G7國家,報導指出,在肺炎疫情衝擊中國供應鏈後,日本政府有意透過TPP來當作促進多元化的跳板,日本經濟重振大臣兼新型冠狀病毒大臣西村康稔就曾表示,泰國加入TPP,將讓供應鏈變得更加強健及多元化,有益於日本產業。

報道指日本政府「分散中國依賴」的構想,得到日本國內企業界的支持,而日本政府就肺炎疫情而研究的刺激計畫中,亦透過提供補貼,將產線移回日本或移至東南亞的企業,特別是仰賴中國的汽車產業。

在中美貿易戰開打後,部分美企已將生產線遷移出中國,搬到東南亞國家,雖然並非爆發遷徙,但相信今次疫情後,會引發美國及其他國家企業有更多類似的想法。

Related Articles